活动背景:普通话是连接各民族、各地区的重要桥梁,在促进交流合作、助力乡村振兴中发挥着关键作用。为响应党的二十大“加大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力度”的号召,伟德bv国际体育“以‘普’为桥队”暑期三下乡实践团,聚焦海南省海口市美兰区和山东省泰安市宁阳县,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普通话推广实践活动,用青春力量架起语言沟通的桥梁。
活动名称:以“普”为桥队——跨越语言障碍,共筑普通话桥梁
活动过程:海南海口美兰区:调研与教学并行,探索方言与普通话的共生。
在拦海社区,团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,系统了解当地居民的普通话使用频率、熟练程度及学习需求,全面评估海南地区普通话推广力度。

与居委会负责人深入访谈,围绕“海南话与普通话的碰撞对基层工作的影响”展开探讨,收集到诸多关于语言沟通在社区服务、政策传达中的实际案例,为后续推广工作提供了现实依据。

创新开展“双语对比教学”活动,将常用词汇、日常对话分别用海南话和普通话进行对照讲解,帮助居民在熟悉的方言基础上更快掌握普通话发音和用法,激发了大家的学习兴趣。

山东泰安宁阳县:课堂传知识,童心筑梦想
针对宁阳县乡村儿童普通话基础薄弱的情况,团队在村公益暑期学习班开设了普通话专项课程。队员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,设计趣味拼音、经典诵读、情景对话等课程,通过拼音儿歌、故事朗读、情景对话等生动形式,教授孩子们标准发音和表达技巧,让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提升普通话水平,为他们打开更广阔的交流天地。

团队成员以寓教于乐的方式,开展了普通话接龙游戏。队员首先将同学们分成多个小组,按小组进行游戏。随后详细讲解了游戏规则,并逐一举例,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充分理解并积极参与。课堂上,孩子们全神贯注,争相参与接龙,不仅扩充了词汇量,还为各自的小组赢得了分数。当听到同学的发音不够标准时,队员会耐心指导并给予鼓励。通过接龙游戏,孩子们不仅提升了普通话水平,还深刻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和语言的魅力。

实践活动感悟:
王雪影:此次回家乡推广普通话的活动,让我对讲好普通话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我们在与阿公阿婆进行对话时,大部分爷爷奶奶日常都是说海南话,很少讲普通话。而与孩子们进行普通话教学时,孩子们说的普通话带着浓浓的口音,但稚嫩的童声也朗诵出不错的诗篇。通过和负责人进行沟通以及问卷的发放,我们了解到推广普通话还需不断努力,讲好普通话,同心促振兴。
陈铮熹:语言桥,乡野情。暑期,我返回家乡海南进行“推广普通话”活动,响应国家号召,积极推广普通话。我们发放调查问卷,考察海南普通话推广力度;我们还积极对居委会负责人访谈,讨论海南话与普通话的碰撞是否对他们工作有影响等等,了解普通话的推广与应用度。在这次调研中,我了解到:普通话不是抹杀乡音的刀,而是连通世界的桥。推广普通话,不仅仅提高了海南地区的文化水平,还能让海南更好地与别地对话,更好的建设自贸港。响应国家号召,人人讲普通话正在进行时!
赵宁君华:刚接触这些孩子时,他们对普通话的陌生感很明显,乡音重且怯于表达。我们结合他们的特点设计课程,从拼音儿歌到情景对话,逐步引导;接龙游戏成了转折点。分组竞争让课堂活了起来,孩子们为小组荣誉积极参与,词汇量在玩乐中增加。发音不准时,他们会主动请教,我的耐心指导也让他们更自信;这次活动让我明白,推广普通话不只是语言教学。它打破了孩子们的交流障碍,点燃了他们探索外界的热情。当他们用标准普通话分享梦想时,我看到了推普真正的价值——为乡村孩子架起通往广阔世界的桥梁。